主要产品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食品安全监管升级!新版食品添加剂标准解读及带入原则分析

 在食品工业的发展进程中,食品添加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既可以改善食品的品质、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又能为食品增添丰富的口感和色泽。然而,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必须严格遵循相关标准,以确保食品安全。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食品安全要求的日益提高,新版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 - 2024)应运而生。
那么,新版标准有哪些重要调整?其中的带入原则又包含哪些内容呢?让我们深入探讨,为食品行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商务参考。
一、解读新版食品添加剂标准
1.
公告整合纳入
GB 2760 - 2024
纳入了 GB 2760 - 2014 实施以来国家卫生健康委以公告形式批准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和使用规定,截至国家卫生健康委 2023 年第 5 号公告,使标准更加全面和完善。
2.
加入营养强化剂的信息
1)明确营养强化剂也是食品添加剂,为食品添加剂的范畴增添了新的内容。
2)附录 D 中增加了营养强化剂的编号 D.16,便于对营养强化剂进行管理和使用。
3.
附录 A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规定变化
1)合并表格
2024
版将原表 A.2 的内容并入了表 A.1,同时 2024 版表 A.2 的细分类别由 2014 版的 38 个增加到 68 个,使使用规定更加清晰,便于理解。
2)新增/删除部分食品添加剂品种
新增了柠檬酸(抗氧化剂)、葡萄糖酸 - δ - 内酯(酸度调节剂)、碳酸氢钠(酸度调节剂)、氯化钙(其他)等品种;删除了 24 - 二氯苯氧乙酸(防腐剂)、聚氧乙烯木糖醇酐单硬脂酸脂(乳化剂)、山梨酸及其钾盐(稳定剂)等品种。
3)删除罐头食品中部分添加剂使用规定
删除了水果罐头、蔬菜罐头、肉罐头、水产品罐头等各类罐头食品中多种具有唯一功能为防腐剂和第一功能为防腐剂的食品添加剂使用规定。
4)修订部分食品添加剂使用规定
由于新版食品分类系统的修改,部分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范围也进行了修订,如二氧化硫、卡拉胶和脱氢乙酸及其钠盐等。
5)增加阿斯巴甜等共同使用时的总量要求
明确了阿斯巴甜、安赛蜜与天门冬酰苯丙氨酸甲酯乙酰磺胺酸等在相同食品类别中共同使用时的总量要求,确保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安全。
6)完善饮料类别中固体饮料与液体饮料的对应关系
使饮料类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更加规范和合理。
4.
附录 B 食品用香料使用规定变化
1)新增/修改食品用香料、香精使用原则
新增了具有其他食品添加剂功能或其他食品用途的食品用香料的使用规定,以及食品用香料、香精标签的规定和预包装食品添加香料后的标示规定。
2)删除部分香料品种
因枯茗油、葫芦巴已为香辛料,玫瑰茄、石榴果汁浓缩物、玉米穗丝已为普通食品,3 - 乙酰基 - 2,5 - 二甲基噻吩行业已不再使用,故删除这六种香料品种。
3)修订基本信息
将大茴香脑、根皮素调整为合成香料,修改和/或增加了柚苷等香料的中英文名称、FEMA 编号、编码等。
5.
附录 C 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使用规定变化
1)整合品种
将矿物油与白油(液体石蜡)的使用规定进行整合,将磷酸铵与磷酸氢二铵和磷酸二氢铵的使用规定进行整合。
2)修订使用规定
删除了 1,2 - 二氯乙烷品种和使用规定,删除了β - 环状糊精用于巴氏杀菌乳、灭菌乳的规定,限制了加工助剂过氧化氢的使用范围。
3)修订基本信息
6 号轻汽油(植物油抽提溶剂)修改为植物油抽提溶剂,修改了纤维二糖酶等部分酶名称和埃默森篮状菌等的菌种名称。
二、带入原则
食品添加剂的带入原则在 GB 2760 标准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带入可理解为某食品中检出一定含量的某种食品添加剂,但该添加剂不是直接加入到食品中的,而是随着其他含有该种食品添加剂的食品原(配)料带进的。
GB2760 - 2014
中规定了带入原则的具体内容。首先,一些食品按照规定不允许使用某种食品添加剂,但由于食品加工过程中添加的某些食品配料或辅料本身添加了允许使用的上述食品添加剂品种,当带有食品添加剂的配料在食品成品中的添加量达到一定水平后,携带的食品添加剂被检出的几率就会大大提高。
在这种情况下,若要符合带入原则,需要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一是食品配料中允许使用该添加剂;
二是食品配料中该添加剂的使用应符合相关规定;
三是食品配料的添加量应在合理范围内;
四是终产品带入食品添加剂的含量不应超过由配料带入的水平。需要强调的是,如果是为了使终产品达到防腐抗菌、延长保质期,而故意在其所用配料中大量添加某防腐剂或者故意将某无工艺必要的配料以防腐剂载体的身份用于终食品,这种情况则不符合带入原则。
此外,GB2760 - 2014 还新增了另一条带入原则条款。针对为食品终产品 “量身定制” 的食品配料中添加在终产品中使用的食品添加剂的做法,规定在食品配料中添加的食品添加剂,必须是 GB2760 允许使用在该食品终产品中的品种。并且,这种食品添加剂在食品配料中的使用量,应保证使其在食品终产品中的量不能超过 GB2760 的规定。
同时,添加了上述食品添加剂的食品配料仅能作为特定食品终产品的原料,而且标签上必须明确标识该食品配料是用于特定食品终产品的生产。
三、配料带入情况
1. GB2760 - 2014
3.4.1
一些食品按照规定不允许使用某种食品添加剂,但由于食品加工过程中添加的某些食品配料或辅料本身添加了允许使用的上述食品添加剂品种,当带有食品添加剂的配料在食品成品中的添加量达到一定水平后,携带的食品添加剂被检出的几率就会大大提高。在适用的情况下(应同时符合 GB2760 - 2014 3.4.1 abcd 四个条件)允许食品添加剂通过食品配料(含食品添加剂)带入食品中。但如果是为了使终产品达到防腐抗菌、延长保质期,而故意在其所用配料中大量添加某防腐剂或者故意将某无工艺必要的配料以防腐剂载体的身份用于终食品,则不符合带入原则。
2. GB2760 - 2014
3.4.2
本条是 2014 版新增条款,针对为食品终产品“量身定制”的食品配料中添加在终产品中使用的食品添加剂的做法。在食品配料中添加的食品添加剂,是为了在特定终产品中发挥工艺作用,而不是在食品配料中发挥工艺作用。添加的食品添加剂必须是 GB2760 允许使用在该食品终产品中的品种,且在食品配料中的使用量应保证使其在食品终产品中的量不能超过 GB2760 的规定。添加了上述食品添加剂的食品配料仅能作为特定食品终产品的原料,而且标签上必须明确标识该食品配料是用于特定食品终产品的生产。
3.
带入原则 3.4.1 3.4.2 比较
两者虽都是规定食品添加剂由配料带入食品终产品的情况,但又有显著区别。3.4.1 条主要是由于食品配料中本身含有的食品添加剂在一定条件下带入终产品;而 3.4.2 条是为特定终产品“量身定制”的食品配料中添加的食品添加剂带入终产品,且有更严格的条件限制。
四、本底带入情况
部分食品或食品原料本身并未添加某种食品添加剂或某类化学物质,但终产品却检出,可能是由食品或食品原料本底带入情况造成的。本底带入的食品添加剂、污染物或禁用物质可能来源于食品原料本身天然存在,或来源于环境污染、原辅料污染、包装材料迁移,或由于动植物生长过程中代谢产生、食品加工过程中微生物代谢生成(如发酵工艺)。
例如,苯甲酸可能天然存在于牛奶及其制品、发酵食品、干大枣、蜂产品、蔓越莓等;磷酸盐在小麦粉和生鲜肉中有一定本底含量;铝在花椒、茶叶、海苔等含量较高。此外,一些产品标准中也对可能存在本底的化合物进行了规定,如绿色食品畜禽肉制品、绿色食品含乳饮料、含乳饮料、黄酒、葡萄酒等标准中对亚硝酸盐、苯甲酸及其钠盐等的本底含量进行了限定。
五、综合判定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必须严格按照 GB2760 执行,但在判定食品中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时应考虑食品配料带入或本底带入的情况,并结合食品终产品以及配料表中各成分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范围和使用量,亦或一类食品原料的本底量值来进行综合判定。
对于生产企业来说,应重点对食品配料或辅料的质量加以把关,了解配料中使用的食品添加剂情况,如实标注产品配料信息,必要时提供相关资料证明。对检验机构来说,在检出不允许使用的添加剂时,要充分结合配料信息考虑带入可能性,并在检验报告中说明情况。对监管部门来说,在日常监管中应要求企业加强索票、记录、标注等,在风险排查时充分结合关键线索信息进行科学判断及处置。
六、尾声
新版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 - 2024)的出台,为食品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加科学、规范的指导。其中的调整内容和带入原则,对于保障食品安全、提升食品品质具有重要意义。在实际应用中,生产企业、检验机构和监管部门应共同努力,严格遵循标准要求,准确理解和应用带入原则,综合考虑配料带入和本底带入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判定和处置,为消费者提供安全、优质的食品。
随着食品工业的不断发展和技术的进步,我们相信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将不断完善,为食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广东新越海商业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 Across the sea, Guangdong New Business Development Co., Ltd.
粤ICP备18118206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1789号

 广州网络建设: 讯度网络